遇到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?
請聯系在線客服或拔打24小時服務熱線,我們幫您有效解決所有問題!
發布時間:2025-06-11 |瀏覽次數:22
在現代焦化生產中,干熄焦余熱鍋爐作為能源回收與轉化的核心樞紐,其穩定運行直接關乎企業經濟效益與安全生產。爐管爆管作為余熱鍋爐最具破壞性的故障之一,一旦發生,不僅會造成系統緊急停機、能源嚴重浪費,還可能引發高溫蒸汽泄漏、人員傷亡等重大安全事故。因此,精準識別爆管征兆、規范應急處置流程并構建長效預防機制,是保障干熄焦系統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。
爐管爆管瞬間,高溫高壓的蒸汽或水急速噴出,與破損處及周邊部件劇烈摩擦,會產生尖銳刺耳的爆破聲或持續的 “嘶嘶” 泄漏聲。某大型焦化企業的實際案例顯示,操作人員通過現場巡檢捕捉到突發的異常爆破聲,結合中控室參數異常,迅速鎖定爐管爆管位置。此外,部分企業已部署聲學監測系統,利用聲音傳感器實時分析設備運行聲音,實現爆管初期的智能預警。
爆管發生后,系統壓力平衡被打破。爆管回路壓力急劇下降,而其他未受損回路壓力則短暫上升。同時,給水流量會因介質泄漏而大幅增加,遠超正常蒸發量 —— 據統計,某焦化廠爆管事故中,給水流量瞬間提升至正常水平的 2 - 3 倍;與之相反,蒸汽流量顯著減少,整個系統的壓力 - 流量曲線呈現劇烈波動,形成明顯的異常峰值。
由于介質持續泄漏,余熱鍋爐水位會出現劇烈波動。初期因給水系統自動加大補水量,水位可能短暫上升,但隨著泄漏加劇,水位會迅速下降,且難以通過常規調節手段維持在正常范圍。若未及時干預,可能導致干鍋事故,進一步損壞鍋爐設備。
爐管破損后,大量水汽進入煙道,會顯著降低排煙溫度。正常運行時,排煙溫度通常維持在 150 - 180℃,而爆管后可能驟降至 80 - 100℃。某企業通過建立排煙溫度與蒸汽產量的關聯模型,當溫度下降幅度超過閾值且蒸汽產量異常時,系統自動觸發爆管預警,為應急處置爭取寶貴時間。
高溫高壓介質噴出會嚴重干擾爐膛氣流平衡,導致爐膛負壓劇烈波動,甚至由負壓轉為正壓。此時,爐門、觀火孔等部位會向外噴煙、噴火,不僅威脅現場人員安全,還可能引發周邊設備損壞。
一旦確認爐管爆管,操作人員需立即啟動緊急停爐程序:迅速切斷燃料供應,停止干熄焦系統的進料與排焦操作,并同步向中控室及安全管理部門報告,快速啟動應急預案。某企業制定的標準化操作卡顯示,從發現爆管到完成停爐操作,需在 3 分鐘內完成,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。
關閉主蒸汽閥門,防止蒸汽倒流加劇爆管;根據水位實時變化,謹慎調整給水流量,避免因盲目補水引發水沖擊等次生災害。若水位持續下降且無法維持,應果斷停止給水,防止干鍋事故發生。
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現場操作人員需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,并對事故現場進行隔離警戒。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,禁止無關人員靠近,同時安排專人值守,防止高溫蒸汽、飛濺物等造成人員傷害。
待系統壓力、溫度降至安全范圍后,專業維修團隊需采用超聲波探傷、磁粉檢測等技術,對爐管進行全面檢查,精準定位爆管位置,評估破損程度。對于輕微損傷,可采用氬弧焊修復或加裝防護套管;若破損嚴重,則需更換整根爐管。修復完成后,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水壓試驗(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 1.25 倍)和氣密性試驗,確保修復質量達標。
建立嚴格的水質監測與處理制度,確保給水硬度≤5μmol/L、pH 值維持在 9 - 11、溶解氧≤0.1mg/L。采用 “反滲透 + 離子交換 + 樹脂再生” 的深度水處理工藝,配合在線水質分析儀實時監測,動態調整加藥劑量。某企業通過引入智能水質管理系統,將爐管結垢速率降低 60%,有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
嚴格規范操作人員的設備啟停、參數調節等操作流程,編制可視化操作手冊和風險防控清單。定期開展專項技能培訓與應急演練,模擬不同場景下的爆管事故處置,提升操作人員的應急響應能力。某企業通過每月一次的實戰演練,將爆管事故平均處置時間縮短 40%。
在余熱鍋爐設計階段,運用有限元分析技術優化爐管布局,減少熱應力集中區域;選用含鉻量≥12% 的高合金耐熱鋼或雙相不銹鋼管材,提升爐管的耐高溫、耐腐蝕性能。某企業采用新型耐熱合金管材后,爐管使用壽命從 3 年延長至 5 - 6 年。
干熄焦余熱鍋爐爐管爆管的防控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需從運行監測、應急響應到日常預防形成閉環管理。通過強化征兆識別能力、完善應急處置流程、構建長效預防機制,可有效降低爆管風險,保障干熄焦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,助力企業實現綠色高效發展。未來,隨著智能化技術的深度應用,爐管爆管的預測與防控將向更精準、更智能的方向邁進。
請聯系在線客服或拔打24小時服務熱線,我們幫您有效解決所有問題!
在全球能源結構深度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背景下,生物質鍋爐憑借可再生能源屬性與顯著的碳減排優勢,正成為工業供熱與發電領域的重要選擇。然而,由于生物質燃料來源廣泛且缺乏統一加工標準,其顆粒度波動頻繁且差異顯著。這種波動嚴重影響鍋爐的燃燒效率與運行穩定性,成為制約生物質能源高效利用的核心瓶頸。如何系統性化